深圳粤嵌嵌入式开发培训
粤嵌嵌入式开发培训不会让你后悔!
快速咨询深圳粤嵌的嵌入式开发课程面向企业需求,加入热门项目案例。告别填鸭式教学,坚持“从项目中来,到项目中去”,整个课程以商业项目贯穿始终,八大学习阶段都配备不同的应用项目,通过项目
开发实践,使学员切身体会真实项目开发过程,加深对嵌入式系统开发项目的理解领会,获得丰富的项目经验。
全新V12嵌入式课程更是融入热门的人工智能、智能硬件等项目
研发出身的大牛讲师,为你指点迷津
精通Orcad、PADS等开发工具,精通ARM、MIPS、Blackfin等架构处理器、精通ARM嵌入式系统开发和编程,精通ARM平台上各种外设接口开发、ARM的硬件设计和调试,具有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。 善于解决工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,并对嵌入式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及培训方法有深入研究。
教学经验有着10年以上嵌入式系统开发经验,资深开发工程师,承担着多项嵌入式系统产品的研发。
精通Linux、C/C++语言、Android等技术,精通STL和boost库,Java语言和eclipse及其插件开发方法。 具有全面和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,严谨的思维方式,强大的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能力。负责嵌入式课程体系制定与培训,对嵌入式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及培训方法有深入研究。
教学经验7年嵌入式开发经验,曾在著名的手机公司从事Symbian手机平台开发和安卓前期预研工作。
精通Linux系统开发等开发工具,精通ARM_linux及编译器与调试器,精通线程,内核链表。精通linux系统移植,Linux初级高级设备驱动开发。 曾在国内大型企业做过多个出口嵌入式大型项目,对嵌入式软件开发有很多实际工程经验,对嵌入式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及培训方法有深入研究。
教学经验华中科技大学工学硕士,10年以上嵌入式系统开发经验,承担着多项嵌入式系统产品的研发。
精通Linux下C语言编程,精通数据结构算法与实现,有着丰富的银行交易系统开发经验,并且精通SCO系统下shell编程与系统编程。更有着多年的授课经验,他娴熟的授课技巧以及成体系化的教学理论与经验,上课风格多样化,善于并乐于传播IT技术,热衷于教育行业,对学生认真负责。
教学经验7年多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经验,资深嵌入式Linux研发工程师,致力于嵌入式Linux应用软件等。
嵌入式开发技术基础课程
搭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
Linux系统基础入门
高质量的编码规范
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基础
Linux IO编程
Linux多线程编程
Cortex-M4应用开发
Cortex-M4开发基础
uC/OS-11操作系统
Cortex-M4开发高级
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高级
嵌入式web服务器搭建及开发
Linux音视频编程
Linux串口编程
嵌入式GUI系统编程开发
C++语法及编程提高
QT应用开发进阶
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高级
嵌入式平台软硬件架构分析
Linux设备驱动开发
系统移植
1
从0开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,通过与机器人人机日常语音交互、人面识别、手势识别等方式完成指定动作,如智能家居/电器控制、日常交流、播放音乐/电影、查天气、问问题等多种功能。
2
风飞送货无人机采用八旋翼飞行器,配有GPS自控导航系统、iGPS接收器、各种传感器以及无线信号发收装置。无人机具有GPS自控导航、定点悬浮、人工控制等多种飞行模式,集成了三轴加速度计、三轴陀螺仪、磁力计、气压高度计等多种高精度传感器和先进的控制算法。
3
项目通过人机交互技术,借助VR头盔、驾驶模拟器、三轴动感平台,对基本驾驶功能进行模拟,如点火、倒车、手刹等功能的实现,给人现实的驾驶体验。一比一复制练习场地,如倒车入库等,还会有虚拟教练针对驾考科目进行指导。
4
项目集中运用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技术,采用功能强大的嵌入式ARM对小车进行模块化设计,在普通车辆的基础上增加了先进的传感器(雷达、摄像)、控制器、执行器等装置,实现遥控器控制、超声波智能避障、运行轨迹自动优化等功能。
建立开发环境:操作系统当然是linux,或者在win系统下装虚拟机也可以,选择定制安装或全部安装,通过网络下载相应的GCC交叉编译器进行安装,或者安装产品厂家提供的交叉编译器。
配置开发主机:配置MINICOM,一般的参数为波特率为115 200bps,数据位为8位,停止位为1,无奇偶校验,软件硬件流控设为无。在Windows下的超级终端的配置也是这样的。
建立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: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公开源代码的BOOTLOADER,如U-BOOT、BLOB、VIVI、LILO、ARM-BOOT、RED-BOOT等,根据自己具体的芯片进行移植修改。
下载别人已经移植好的Linux操作系统:如PPC-Linux等,如果有专门针对所使用的CPU移植好的Linux操作系统那是再好不过的,下载后再添加自己的特定硬件的驱动程序,进行调试修改。
课程研发团队时刻关注前沿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变化,一年两次更新课程大纲,及时吸纳新的行业技术、
项目案例,并根据实际教学效果进行调整,保证学员学得扎实且不落伍。
拒绝复制代码敲键盘等硬编程方式,粤嵌注重培养你的“编程思维”。粤嵌讲师也不仅仅给你传授知识,
更教你如何拆解分析项目难题,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课上有资深讲师授课,课余有技术工程师全程陪伴,只要你不懂就问,
就会有技术老师随时随地答疑,帮你解决所有技术难点,不让难题陪你过夜。
每个学习阶段结束,都会进行阶段测试 ,确保每个学员听懂学会。
整个学习过程绝不会放任自由,考试不过,毕业无门,对每一个学员负责到底。
从学员学习状态调整,到生活中的困难协助,
从课上班级氛围塑造到课下多彩的班级活动,都有班主任家人般的鼓励支持。
粤嵌拥有上千家合作企业,每年几十次专场招聘会为粤嵌学员提供海量就业机会。
从简历设计到笔试复习计划、面试培训,都有就业老师全程指导,让学员轻松砍获高薪Offer!
14年的以来专注嵌入式、java、python、物联网等等的研发和培养人才,为这些人才实现高薪就业的梦想。
1我们粤嵌科技拥有独立的研发中心,汇聚了一批优秀的技术研发人员,专注课程和项目实训研发,我们的课程体系都是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制定的。
2我们的讲师都是根据严格筛选出来的,具备了多年的授课和大型项目的开发经验,优中取优是我们对学员的负责。
3我们粤嵌科技凭借着我们自主研发的实力,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的课程安排,让学员在学习的时候学习的内容更加的符合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要求。
4粤嵌科技实行的是严格、科学、细致化的教学管理体制。学员在上课的时候全程有班主任和助教全天陪伴,时刻掌握好每个学员的学习状态。
5粤嵌科技的学员享有就业保障协议,在培训期间有一对一的就业指导,会定期为学员邀请企业上门招聘,为粤嵌的学员提供更多的服务
6嵌入式软件开发就是精通Linux操作系统的概念及安装方法、Linux下的基本命令、管理配置和编辑器,包括VI编辑器,GCC编译器,GDB调试器和Make项目管理.....
刚开始学嵌入式时的自己还是会有些小担心,怕自己学不会跟不上老师的进度,但现在发现信盈达的老师课程讲解很有一套也会耐心地辅导,会站在学员的角度上想问题,自己的一切.....
深圳信盈达嵌入式开发培训现有高级讲师86名,各讲师在嵌入式开发行业领域都有着丰富的项目实战开发经验,并且参与一线的产品研发,能够承担涵盖当今嵌入式开发的新技术及.....
粤嵌嵌入式培训讲师整理了6点,希望有帮助。 1、必须非常熟练的掌握C语言。 2、操作系统原理,是必需的。 3、Linu.....
嵌入式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步骤详解 时间:2019-07-23 关键字:嵌入式 物联网 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
随着我们进入普及的物联网(IoT)世界,嵌入式设备的连接性是必不可少的。嵌入式产品,与普通电子产品一样,开发过程都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流程,都是一个从需求分析到总体设计,详细设计到最后产品完成的过程。但是,与普通电子产品相比,嵌入式产品的开发流程又有其特殊之处。它包含嵌入式软件和嵌入式硬件两大部分,针对嵌入式硬件和软件的开发,在普通的电子产品开发过程中,是不需要涉及的。嵌入式产品的研发流程具体如下图:
下面,针对嵌入式产品的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,我们进行详细探讨。
阶段1:产品需求
在这一个阶段,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产品的需求从何而来,一个成功的产品,我们需要满足哪些需求。只有需求明确了,我们的产品开发目标才能明确。在产品需求分析阶段,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这些途径获取产品需求:
1)市场分析与调研,主要是看市场有什么需求,还有就是前沿的技术是什么(站在做一款产品的角度);2)客户调研和用户定位,从市场广大客户那获取最准确的产品需求(要注意分析市场,产品生命周期,升级是否方便);3)利润导向(成本预算);
4)如果是外包项目,则需要我们的客户提供产品的需求(直接从客户那获取,让客户签协议);当一个项目做完的时候,如果客户突然又增加需求,增加功能,将导致你的项目周期严重拖延,成本剧烈上升,并且测试好的产品可能要全部重新测试,原本的设计可能将不会满足当前的要求,所以做项目之前,最好要跟客户把需求确定下来,并且签定一份协议,否则,你辛苦多少个日日夜夜,得到的将是一个无法收拾的烂摊子!
阶段2:产品规格说明
在前一个阶段,我们搜集了产品的所有需求。那么在产品规格说明阶段,我们的任务是将所有的需求,细化成产品的具体的规格,就比如一个简单的USB转串口线,我们需要确定产品的规格,包括:
- 产品的外观;
- 产品支持的操作系统;
- 产品的接口形式和支持的规范;
等等诸如此类,切记,在形成了产品的规格说明后,在后续的开发过程中,我们必须严格的遵守,没有200%的理由,不能随意更改产品的需求。否则,产品的开发过程必将是一个反复无期的过程。
《产品规格说明》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:
- 考虑该产品需要哪些硬件接口;
- 产品用在哪些环境下,要做多大,耗电量如何。如果是消费类产品,还跟设计美观,产品是否便于携带,以确定板子大小的需求,是否防水;- 产品成本要求;
- 产品性能参数的说明(例如交换机,如果是百兆的速率,用于家庭和一般公司;如果是用于整个省的交换,那设计的速率肯定数十万兆以上了)所以说,产品性能参数的不同,就会影响到我们设计考虑的不同,那么产品的规格自然就不同了;- 需要适应和符合的国家标准,国际标准,或行业标准;阶段3:产品总体设计方案。
在完成了产品规格说明以后,我们需要针对这一产品,了解当前有哪些可行的方案,通过几个方案进行对比,包括从成本、性能、开发周期、开发难度等多方面进行考虑,最终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产品总体设计方案。
在这一阶段,我们除了确定具体实现的方案外,我们还需要综合考虑,产品开发周期,多少人月的工作量,需要哪些资源或者外部协助,以及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应对措施,形成整个项目的项目计划,指导我们的整个开发过程。
阶段4:产品概要设计
产品概要设计主要是在总体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细化,具体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:
硬件模块概要设计
硬件模块概要设计,主要从硬件的角度出发,确认整个系统的架构,并按功能来划分各个模块,确定各个模块的的大概实现。首先要依据我们到底要哪些外围功能以及产品要完成的工作,来进行CPU选型(注意:CPU一旦确定,那么你的周围硬件电路,就要参考该CPU厂家提供的方案电路来设计)。然后再根据产品的功能需求选芯片,比如是外接AD还是用片内AD,采用什么样的通讯方式,有什么外部接口,还有最重要的是要考虑电磁兼容。
一般一款CPU 的生存周期是5-8年,你考虑选型的时候要注意,不要选用快停产的CPU,以免出现这样的结局:产品辛辛苦苦开发了1到2 年,刚开发出来,还没赚钱,CPU又停产了,又得要重新开发。很多公司就死在这个上面。
软件模块概要设计
软件模块概要设计阶段,主要是依据系统的要求,将整个系统按功能进行模块划分,定义好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,以及模块内主要的数据结构等。
阶段5:产品详细设计
硬件模块详细设计
主要是具体的电路图和一些具体要求,包括 PCB和外壳相互设计,尺寸这些参数。接下来,我们就需要依据硬件模块详细设计文档的指导,完成整个硬件的设计。包括原理图、PCB的绘制。
软件模块详细设计
功能函数接口定义,该函数功能接口完成功能,数据结构,全局变量,完成任务时各个功能函数接口调用流程。在完成了软件模块详细设计以后,就进入具体的编码阶段,在软件模块详细设计的指导下 ,完成整个系统的软件编码。
一定要注意需要先完成模块详细设计文档以后,软件才进入实际的编码阶段,硬件进入具体的原理图、PCB实现阶段,这样才能尽量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周全,避免在设计过程中反复修改。提高开发效率,不要为了图一时之快,没有完成详细设计,就开始实际的设计步骤。
阶段6&7:产品调试与验证
该阶段主要是调整硬件或代码,修正其中存在的问题和BUG,使之能正常运行,并尽量使产品的功能达到产品需求规格说明要求。
硬件部分:
- 目测加工会得PCB板是否存在短路,器件是否焊错,或漏焊接;- 测试各电源对地电阻是否正常;
- 上电,测试电源是否正常;
- 分模块调试硬件模块,可借助示波器、逻辑分析仪等根据。
软件部分:
验证软件单个功能是否实现,验证软件整个产品功能是否实现。
阶段8:测试
功能测试(测试不通过,可能是有BUG);
压力测试(测试不通过,可能是有BUG或哪里参数设计不合理);性能测试(产品性能参数要提炼出来,供将来客户参考,这个就是你的产品特征的一部分);其他专业测试:包括工业级的测试,例如含抗干扰测试,产品寿命测试,防潮湿测试,高温和低温测试(有的产品有很高的温度或很低的温度工作不正常,甚至停止工作)。
有的设备电子元器件在特殊温度下,参数就会异常,导致整个产品出现故障或失灵现象的出现;有的设备,零下几十度的情况下,根本就启动不了,开不了机;有的设备在高温下,电容或电阻值就会产生物理的变化,这些都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。这里要引出一个话题,工业级产品与消费类产品有什么区别呢?工业级的产品就要避免这些异常和特殊问题,有的产品是在很深的海里工作,或者在严寒的山洞工作,或者火热沙漠工作,或者颠簸的设备上,比如汽车;或者是需要防止雷击;所以这就是工业级产品跟消费类产品的区别,消费类的产品就不需要做这么多的测试。
阶段9:产品
通过上一阶段完整测试验证,在此阶段,即得到我们开发成功的产品。在此阶段,可以比较实际的产品和最初的形成的产品规格说明,看经过一个完整的开发过程,是否产品完全符合最初的产品规格说明,又或者,中途发现产品规格说明存在问题,对它进行了多少修改呢?
附录:嵌入式硬件开发流程
之前,我们详细讲述了嵌入式产品的研发流程,那么在这一节,我们具体以嵌入式产品的硬件部分为例,再次讲解其开发过程,希望通过这一节,大家能对嵌入式硬件开发流程有更深刻的认识,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,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,提高开发技能。嵌入式硬件开发流程一般如下图,分为8个阶段:
嵌入式产品的硬件形态各异,CPU 从简单的4 位/8位单片机到32 位的ARM处理器,以及其他专用IC。另外,依据产品的不同需求,外围电路也各不相同。每一次硬件开发过程,都需要依据实际的需求,考虑多方面的因素,选择最合适的方案来。
硬件阶段1:硬件产品需求
和普通的嵌入式产品需求一样。阶段1:产品需求。
硬件阶段2:硬件总体设计方案
一个硬件开发项目,它的需求可能来自很多方面,比如市场产品的需要或性能提升的要求等,因此,作为一个硬件设计人员,我们需要主动去了解各个方面的需求并分析,根据系统所要完成的功能,选择最合适的硬件方案。
在这一阶段,我们需要分析整个系统设计的可行性,包括方案中主要器件的可采购性,产品开发投入,项目开发周期预计,开发风险评估等,并针对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,提前选择应对方案,保证硬件的顺利完成。
硬件阶段3:硬件电路原理图设计
在系统方案确定后,我们即可以开展相关的设计工作,原理设计主要包括系统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,最终产生详细的设计文档和硬件原理图。
原理设计和PCB设计是设计人员最主要的两个工作之一,在原理设计过程中,我们需要规划硬件内部资源,如系统存储空间,以及各个外围电路模块的实现。另外,对系统主要的外围电路,如电源、复位等也需要仔细的考虑,在一些高速设计或特殊应用场合,还需要考虑EMC/EMI等。
电源是保证硬件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,设计中要详细的分析:系统能够提供的电源输入;单板需要产生的电源输出;各个电源需要提供的电流大小;电源电路效率;各个电源能够允许的波动范围;整个电源系统需要的上电顺序等等。
为了系统稳定可靠的工作,复位电路的设计也非常重要,如何保证系统不会在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异常复位,如何保证在系统运行异常的时候能够及时复位,以及如何合理的复位,才能保证系统完整的复位后,这些也都是我们在原理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的。
同样的,时钟电路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,一个不好的时钟电路设计,可能会引起通信产品的数据丢包,产生大的EMI,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。
原理图设计中要有“拿来主义”!现在的芯片厂家一般都可以提供参考设计的原理图,所以要尽量的借助这些资源,在充分理解参考设计的基础上,做一些自己的发挥。
硬件阶段4:PCB图设计
PCB设计阶段,即是将原理图设计转化为实际的可加工的PCB 线路板,目前主流的PCB 设计软件有PADS,Candence 和Protel几种。
PCB设计,尤其是高速PCB,需要考虑EMC/EMI,阻抗控制,信号质量等,对PCB 设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。为了验证设计的PCB是否符合要求,有的还需要进行PCB 仿真。并依据仿真结果调整PCB 的布局布线,完成整个的设计。
硬件阶段5:PCB加工文件制作与PCB打样
PCB绘制完成以后,在这一阶段,我们需要生成加工厂可识别的加工文件,即常说的光绘文件,将其交给加工厂打样PCB 空板。一般1~4层板可以在一周内完成打样。
硬件阶段6:硬件产品的焊接与调试
在拿到加工厂打样会的 PCB空板以后,接下来我们,需要检查PCB空板是否和我们设计预期一样,是否存在明显的短路或断痕,检查通过后,则需要将前期采购的元器件和PCB空板交由生产厂家进行焊接(如果PCB 电路不复杂,为了加快速度,也可以直接手工焊接元器件)。
当PCB 已经焊接完成后,在调试PCB之前,一定要先认真检查是否有可见的短路和管脚搭锡等故障,检查是否有元器件型号放置错误,第一脚放置错误,漏装配等问题,然后用万用表测量各个电源到地的电阻,以检查是否有短路,这样可以避免贸然上电后损坏单板。调试的过程中要有平和的心态,遇见问题是非常正常的,要做的就是多做比较和分析,逐步的排除可能的原因,直致最终调试成功。
在硬件调试过程中,需要经常使用到的调试工具有万用表和示波器,逻辑分析仪等,用于测试和观察板内信号电压和信号质量,信号时序是否满足要求。
硬件阶段7:硬件产品测试
当硬件产品调试通过以后,我们需要对照产品产品的需求说明,一项一项进行测试,确认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,如果达不到要求,则需要对硬件产品进行调试和修改,直到符合产品需求文明(一般都以需求说明文档作为评判的一句,当然明显的需求说明错误除外)。
硬件阶段8:硬件产品
我们最终开发的硬件成功。一个完整的,完成符合产品需求的硬件产品还不能说明一个成功的产品开发过程,我们还需要按照预定计划,准时高质量的完成。才是一个成功的产品开发过程。 在PIC的单片机中有多种型号有内部RC振荡器的功能,从而省去了晶振,不但节省了成本,并且我们还多了两个IO端口可以使用。
但是,由于RC振荡器中电阻、电容的离散性很大,因此,在有内部RC振荡器的单片机中,它的内部RAM中都会有一个名为OSCCAL的校准寄存器,通过置入不同的数值来微调RC振荡器的振荡频率。并且,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中,也会有一个特殊的字来储存工厂生产时测得的校准值。下面我以常用的12C508A和12F629为例加以说明。
PIC单片机RC振荡器的使用及校准方法
12C508A的复位矢量是程序的最高字0x1FF,这个字节生产商已经固定的烧写为MOVLW 0xXX,指令执行后,W寄存器中即为校准值XX,当我们需要校准时,那么,在紧接着的地址0x0应该是一条这样的指令:MOVWF OSCCAL。接下去RC振荡器就会以标准的振荡频率运行了。
12F629的校准值也存放在最高字--0x3FF中,内容是RETLW 0xXX,但它的复位矢量却是0x0。这样,在我们需要校准RC振荡器时,在初始化过程中要加上下面两句:
CALL 0x3ff
MOVWF OSCCAL
当然,你还要注意寄存器的块选择位。
以前,我在做项目时,没太注意这个问题,这是因为在使用12C508A时,HI-TECH在进行编译时已经偷偷地替我们做了这项工作。它会在程序的0x0处自动加一条MOVWF OSCCAL。用12F629做接收解码代替2272时也没发生什么问题,但是在用被它作滚动码解码器时却发现接收距离的离散性很大。经多次试验终于找出是没对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进行校正所至。
因此,需要另外编写用于校正的语句,我用了两种方法来实现这个目的:
1、用内嵌汇编的形式
#asm //此段汇编程序用于将位于程序段3FFH的call 3ffh //内部RC振荡器的校准值放入校准寄存器,bsf _STATUS,5 //在进行C语言调试时应屏蔽这段程序movwf _OSCCAL#endasm
2、用C语言标准形式
const unsigned char cs @ 0x3ff; //在函数体外。..
OSCCAL=cs; //仿真时屏蔽此句
用这两种方法都有一个小缺陷--仿真时,程序无法运行,这是由于C编译器并没有为我们在0x3FF放置一条RETLW 0xXX的语句。因此,程序运行到这里之后,并没有把一个常数(校准值)放入W寄存器然后返回,而是继续执行这条语句的下一句--0x0及其之后的程序,也就是说程序到此就乱了。因此如程序后面注释所示,在仿真时,应先屏蔽这几句程序。在程序调试完成后,需要烧写时,把注释符去掉,再编译一次就可以了。
我还有一种想法,不用屏蔽语句,那就是用函数来实现,就是在0x3FF起建立一个函数,函数体内只有一条语句,如下:
char jz()
{
return 0;
}
当然,还要考虑C函数返回时,一定会选择寄存器0,实际上这个函数的起始地址应小于0x3FF。但是我找了我所能找到的参考资料,并上网找了多次,也没找到为函数绝对定位的方法,希望有知道的朋友指点一下。
还有,12C508A是一次性编程的,并且0x1FF处的内容,我们是无法改变的,也就是说你在此处编写任何指令,编程器都不会为你烧写,或者说即使烧写了也不会改变其中的内容。
可12F629是FLASH器件,可多次编程,如果你没有故意选择,正品的编程器(如Microchip的PICSTART PLUS)是不会对存有校准值的程序空间进行编程的。即使你无意中对这个程序空间进行了编程,你也可以用一条RETLW 0xXX放在0x3FF处再编程一次就可以了,但这个XX值可能是不正确的,需经实验确定(请参考后面说明)。
为了检验OSCCAL的值对振荡器频率的影响,特编写了下面一个小程序进行验证:
#include
/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__CONFIG(INTIO & WDTDIS & PWRTEN & MCLRDIS & BOREN & PROTECT & CPD);//内部RC振荡器普通IO口;无效看门狗;上电延时;内部复位;掉电复位;代码保护;数据保护/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#define out GPIO0 //定义输出端#define jc GPIO3 //定义检测端
/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void interrupt zd(); //声明中断函数//主函数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void main(){
CMCON=7;
OPTION=0B00000011; //分频比为1:16,
TRISIO=0B11111110;
GPIO=0B00000000;
WPU=0;
T0IF=0;
GIE=1;
T0IE=1;
while(1){
if(jc)OSCCAL=0xFF;
else OSCCAL=0;
}
}
//中断函数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void interrupt zd(){
T0IF=0;
out=!out;
}
程序其实很简单,就是在中断中让out脚的电平翻转,翻转的时间为4096个指令周期,电平周期为8192个指令周期。而指令的周期又决定于RC时钟频率。在主程序中,不断的检测JC端口的电平,然后根据此端口电平的值修改OSCCAL寄存器的值。当然,最后从OUT脚的波形周期上反映出了OSCCAL寄存器的值改变。
经用示波器测量(抱歉,手边没有频率计),JC端接地时,OUT端的电平周期为9.5毫秒左右;而JC端接正电源时,OUT端的电平周期为6毫秒左右。也就是说OSCCAL的值越大,单片机的时钟频率越高。并且,这个变化范围是很大的,因此,如果使用PIC单片机的内部RC振荡器时,对其振荡频率进行校正是十分必要的。这也是我在做滚动码接收解码器时,产品离散性很大的原因。望大家以后使用内部RC振荡器时能够注意到此点。
但还有一点要注意,即使你对RC振荡器进行了校正,你也别指望这个4MHz的RC振荡器肯定会很标准,实际上它还是一个RC振荡器,它的振荡频率是电压、温度的函数,也就是说这个振荡频率会随着电压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,只是经校正后的值更接近4MHz罢了,这在产品开发的一开始就要注意的。
同意《隐私政策》并允许推荐给更多服务商为您提供服务!